浮白穴海角社区 免费视频
属足少阴胆经。是足太阳膀胱经、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头部,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,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上三分之一交点处。
取法:先找到天冲穴(耳根后缘,直上入发际3横指处就是天冲穴)和完骨穴(耳后昭着突起,其下方凹下处就是完骨穴),二者弧形连线上1/3处就是浮白穴。
作用:疏肝利胆、散风止痛,理气散结。
主治:头项,五官等疾患:如头痛,耳鸣,耳聋,眼目痛楚,齿痛,喉痹,颈项痛肿,咳逆,喘气,胸满,肩臂痛,足缓不收,头痛,眩晕,目痛,瘿气,当代又多用浮白穴诊治耳源性眩晕,神经性耳聋,牙痛,甲状腺肿,支气管炎,扁桃体炎,中风后遗症等。
刺法:平刺0.5~0.8寸,局部有胀重感。
头窍阴穴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太阳膀胱经、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头部,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,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1/3与下1/3交点,浮白穴直下,乳突根部。
取法:先找到天冲穴(耳根后缘,直上入发际3横指处就是天冲穴)和完骨穴(耳后昭着突起,其下方凹下处就是完骨穴),二者弧形连线下1/3处就是。
作用:平肝镇痛,开窍聪耳。
主治:头部、五官等疾患:如头痛,眩晕,目痛,耳鸣,耳聋,喉痹,口干,口苦,头项痛,耳痛,颈项强痛,当代又多用头窍阴穴诊治神经性耳聋,耳源性眩晕,三叉神经痛,脑膜炎,动作痉挛抽搐,喉炎,神经性耳鸣,甲状腺肿,脑血管病,胸痛,支气管炎等。
刺法:平刺0.5~0.8寸,局部有胀重感。
完骨穴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太阳膀胱经、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头部,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下处。
取法:耳后昭着突起,其下方凹下处就是完骨穴。
作用:通络宁神,祛风清热,清脑通窍。
主治:头项、五官、热情等疾患:如头痛,耳鸣,耳聋,耳后痛,口僻,牙车急,脸颊肿,齿痛,喉痹,瘿气,癫疾,狂症,烦心,中风不语,足缓不收,小便黄赤,头痛,颈项强痛,口,疟疾,癫痫,颊肿,口噤不开,失眠,项强,咽喉肿痛,口眼斜,当代又多用完骨穴诊治血管性头痛,中耳炎,乳突炎,齿龈炎,扁桃体炎,面神经麻痹,腮腺炎,失语症,枕小神经痛,缺血性中风,椎动脉型颈椎病,病笃性头痛,颈椎劳损,失语,口唇肌肉萎缩,牙痛等。
刺法:斜刺或直刺0.5~0.8寸,局部酸胀感昭着,易向周围扩散。
本神穴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少阳胆经、阳维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头部,现时发际上0.5寸,神庭穴(督脉)旁开3寸,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/3与外1/3交点处。
取法:正坐,从外眼角直上入发际半横指,按压有酸痛感处就是。
作用:祛风定惊,安神止痛。
主治:热情、头项等疾患:如中风,半身不摄,吐逆涎沫,癫疾,头痛,眩晕,颈项强急,胸胁相引而痛,赤子惊厥,目赤肿痛,赤子惊风,癫痫,中风昏迷,眼花,颈项强痛,当代又多用本神穴诊治神经性头痛,齿龈炎,神经性头痛,眶上神经痛,胸胁痛,脑卒中,中风后遗症等。
刺法:平刺0.5~0.8寸,局部有胀重感。
阳白穴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少阳胆经、阳维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目正视,在前额部,当瞳孔直上,眉上1寸。
取法:正坐,眼上前平视,自眉中直上1横指处就是
作用:祛风清热、益气明目。
主治:眼目、头面等疾患:如头痛,项强,目赤肿痛,眼睑动,胬肉攀睛,顶风致泪,瞳子痒痛,目眵,雀目,头痛,眼花,目痛,视物模煳,眩晕,眼睑下垂,面瘫,当代又多用阳白穴诊治眶上神经痛,近视,角膜炎,面神经麻痹,面肌痉挛,前额痛,夜盲症,眼科疾病等,关于三叉神经痛、眼睛疲顿等病征的诊治都有显豁的成果。
刺法:平刺0.5~0.8寸,局部有酸胀感,向周围扩散。向下透鱼腰;向把握透攒竹、丝竹空穴,局部酸胀,可扩散至头部或眼眶。
头临泣穴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太阳膀胱经、足少阳胆经、阳维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头部,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.5寸,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。
取法:正坐,眼上前平视,自眉中直上半横指处就是头临泣穴。
作用:聪耳明目,安神定志,清脑明目,宣通鼻窍。
主治:头目、热情等疾患:如头痛眼花,目赤肿痛,内障雀目,目翳,呜咽,赤子惊痫,头痛,眼花,目外眦痛,鼻塞,鼻渊,惊痫,目痛,赤子惊风,癫痫,当代又多用头临泣穴诊治急性结膜炎,慢性结膜炎,角膜炎,角膜白斑,泪囊炎,屈光不正,中风昏迷,赤子高热惊厥,急性脑血管病等。
刺法:平刺0.5~0.8寸,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,局部有酸胀感,或向周围扩散。
目窗穴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少阳胆经、阳维脉的会穴。
定位:在头部,现时发际上1.5寸,头正中线旁开2.25寸。
取法:正坐,眼上前平视,自眉中直上,前发际直上2横指处就是目窗穴
作用:明目开窍,祛风定惊。
主治:头面、眼睛等疾患:如头痛头晕,相貌浮肿,目赤肿痛,青盲内障,目翳,鼻塞,唇吻强,上齿龋肿,惊痫,头痛,青盲,癫痫,面部浮肿,眼花,眩晕,视物模煳,赤子惊痫,当代又多用目窗穴诊治屈光不正,球结膜炎,神经性头痛,结膜炎,认识减退,牙痛,感冒等。
刺法:平刺0.5~0.8寸,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,局部有酸胀感,或向周围扩散。
正营穴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少阳胆经、阳维脉之会穴。
定位:在头部,现时发际上2.5寸,头正中线旁开2.25寸。
取法:取前发际到百会(正坐,两耳尖与头正中线相交处,按压有凹下处就是百会穴)的中点作一水平线,再找到目窗(正坐,眼上前平视,自眉中直上,前发际直上2横指处就是目窗穴)作一垂直线,两线交点处就是正营穴。
作用:平肝明目,疏风止痛。
主治:头部疾患:如头痛,眩晕,齿痛,唇吻强急,吐逆,头痛,眼花,偏头痛,唇吻急强,颈项强痛,当代又多用正营穴诊治神经性头痛,齿龈炎,牙痛,视神经萎缩等。
刺法:平刺0.5~0.8寸,局部有酸胀感,或向周围扩散。
承灵穴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少阳胆经、阳维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头部,现时发际上4.0寸,头正中线旁开2.25寸。
取法:先找到百会(正坐,两耳尖与头正中线相交处,按压有凹下处就是百会穴),上前1横指作一水平线,再找到目窗(正坐,眼上前平视,自眉中直上,前发际直上2横指处就是目窗穴)作一垂直线,两线交点处就是。
作用:泻胆清热、宣通鼻窍。
主治:头,鼻疾患,如头痛,眩晕,目痛,鼻塞,鼻衄,鼻多清涕,喘气发烧,鼽衄,头痛,鼻渊,耳鸣,项强,当代又多用承灵穴诊治感冒,鼻炎,支气管哮喘等。
刺法:平刺0.5~0.8寸,局部有酸胀感,或向周围扩散。介怀:误针伤脑,令东说念主记力消退,而脑不解智,故在禁针之列。可浅取以代针刺,守禁针之戒也。按之、掐之较佳。
脑空穴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少阳胆经、阳维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头部,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,头正中线旁开2.25寸,平脑户。
取法:在后脑勺摸到隆起的最高骨,上缘外约3横指凹下处就是。
作用:有疏风泻火、清脑通窍。
主治:五官、热情等疾患:如头痛,眩晕,目痛,鼻渊,鼻衄,头面虚肿,耳鸣耳聋,心悸,癫狂,项强,头痛,眼花,颈项强痛,癫狂痫,痫证,慌乱,当代又多用脑空穴诊治感冒,哮喘,鼻窦炎,癫痫,精神永别症,耳鸣,感冒,神经病,鼻炎,肩颈部肌痉挛等。
刺法:平刺0.5~0.8寸,局部有酸胀感,或向周围扩散
风池穴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少阳经、阳维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项部,当枕骨之下,与风府相平,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下处。
取法:正坐,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,与耳垂皆平处就是风池穴
作用:平肝熄风,祛风解毒,通利官窍。
主治:头目、耳鼻、外感、热情等疾患:如头痛发烧,热病汗不出,颈项强痛,头晕,目赤肿痛,顶风致泪,雀目,青盲,面肿,口,鼻渊,鼻衄,耳鸣,耳聋,瘿气,疟疾,失眠,癫狂痫,中风昏危,涎出不语,气厥,肩背痛,眩晕,感冒感冒,夜盲症,落枕,荨麻疹,丹毒,神经恶臭,癫痫,高血压,甲状腺肿,电光性眼炎,视神经萎缩,视物不解,鼻塞,咽喉肿痛,热病,中风,当代又多用风池穴诊治流行性感冒,神经性头痛,视网膜出血,近视,鼻炎,神经性耳聋,流行性乙型脑炎,脑卒中,脑动脉硬化,无脉症,甲状腺肿大,吞咽贫困,肩周炎,中风后遗症,足跟痛等。风池为诊治头,眼,耳,口,鼻,脑,热情疾患,上肢病的常用要穴。
刺法:向鼻尖标的斜刺0.5~1.2寸,局部酸胀感昭着,易扩散
肩井穴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手少阳三焦经、足少阳胆经、足阳明胃经、阳维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肩上,前直乳中,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。取法:先找到大椎(垂头,颈背交壤椎骨高突处椎体,其下缘凹下处就是大椎穴),再找到锁骨肩峰端,二者连线中点就是肩井穴。
作用:祛风清热,通经活络,豁痰开窍。
主治:项背、胎产、热情等疾病:如肩背痛楚,手臂不举,颈项强,腰髋痛,中风痰涌,咳嗽气逆,眩晕,瘰疬,难产,乳痈,胞衣不下,产后乳汁不下,乳汁少,乳癖,头项强痛,上肢不遂,头痛,颈项强痛,当代又多用肩井穴诊治乳腺炎,功能性子宫出血,乳腺增生,滞产,产后血晕,颈淋吞并结核,中风偏瘫,项强,肩背痛,高血压,脑卒中,神经恶臭,副神经麻痹,落枕,颈项肌痉挛,中风后遗症,赤子麻痹后遗症等。
刺法:直刺0.5~0.8寸,局部酸胀感昭着,向四周扩散。
介怀:肩井穴深部正直肺尖,不可深刺,妊妇禁针。
日月穴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胆的募穴,足太阴脾经、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上腹部,当乳头直下,第七肋瑕玷,前正中线旁开4寸。胆的募穴。
取法:正坐或平卧,自乳头垂直向下推3个肋瑕玷,按压有酸胀感处就是。
作用:疏肝利胆、降逆和胃。
主治:胁肋,胆,胃等疾患:如吐逆呃逆,反胃吞酸,口苦多唾,黄疸,胸闷,胸肋痛楚,动作不收,吐逆,胁肋痛楚,呃逆,胁肋胀痛,胃脘痛,当代又多用日月穴诊治胆囊炎,胆说念蛔虫症,胃溃疡,十二指肠溃疡,膈肌痉挛,肋间神经痛,急慢性肝炎,胁肋痛,胃痛,腹胀,肝脏疾患等。
刺法:沿肋骨瑕玷向外斜刺或平刺0.5~0.8寸,局部有酸重胀感,向四周放散。右侧穴下为胆囊底部场所,故针刺时介怀掌捏针刺的角度、深度;若进针过深,可伤及胆囊和肝脏,酿成胆囊穿孔等不测事故,故弗成深刺。
带脉穴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少阳胆经、带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侧腹部,章门下1.8寸,当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。
取法:腋中线与肚脐水平线相交处就是。
作用:调经止带、通经活络、清热利湿
主治:少腹、腰胁、经带等疾患:如妇东说念主少腹坚痛,月信不调,赤白带下,经闭,痛经,不孕,七疝偏坠,腰痛,胁痛连背,带下,腹痛,疝气,腰胁痛,阴挺,胁痛,小腹痛,当代又多用带脉穴诊治附件炎,盆腔炎,膀胱炎,功能性子宫出血[、,闭经,子宫内膜炎,子宫脱垂,阴说念炎,睾丸炎,下肢无力,经痛,附件炎等。
刺法:直刺1~1.5寸,局部有胀重感,或环腰发射。取穴时,尽量收腹,表露肋弓软骨缘。
五枢穴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少阳胆经、带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侧腹部,当髂前上棘的前方,横平脐下3寸处。
取法:从肚脐向下4横指处作水平线,与髂前上棘相交处就是。
作用:调经止带,退换下焦,强腰益肾
主治:腰腹、前阴等疾患:如男人寒疝,妇东说念主带下,腹胀腹痛,腰嵴酸痛,痃癖,便秘,瘛疭,腹痛,疝气,带下,阴挺,月信不调,当代又多用五枢穴诊治子宫下垂,子宫内膜炎,睾丸炎,小腹痛,腰髋痛,子宫脱垂,阴说念炎,疝痛,腰痛等。
刺法:直刺0.5~1.0寸。直刺1~1.5寸,局部有胀重感。
维说念穴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少阳胆经、带脉的交会穴。维即维系,说念即轨说念,此穴属足少阳,交会于带脉,有如维系诸经的轨说念,故名维说念。
定位:在侧腹部,当髂前上棘的前下方,五枢前下0.5寸。
取法:先找到五枢(从肚脐向下4横指处作水平线,与髂前上棘相交处就是五枢穴),其前下半横指处就是维说念穴。
作用:退换冲任,利水止痛,理肠化滞
主治:少腹、前阴等疾患:如妇东说念主带下,阴挺,少腹痛,腰腿痛,吐逆,不念念饮食,水肿,腹痛,疝气,带下,月信不调,便秘,肠痈,当代又多用维说念穴诊治阑尾炎,附件炎,子宫内膜炎,盆腔炎,腰胯痛,子宫脱垂,肾炎,肠炎,民俗性便秘,髋要津痛楚等。
刺法:直刺1~1.5寸。深刺可及子宫圆韧带诊治子宫下垂,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小腹和外阴部。
居髎穴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少阳胆经、阳蹻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髋部,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。
取法:髂前上棘是侧腹隆起的骨性标记,股骨大转子是髋部最隆起处,二者连线中点就是。
作用:舒筋活络,益肾强腰。
主治:腰腿、下肢等疾患:如腰痛引腹,肩痛引胸,臂重不举,瘫痪痿弱,疝气,脚腿诸疾,腰痛,下肢痿痹,瘫痪,当代又多用居髎穴诊治髋要津功能阻拦,下肢瘫痪,膀胱炎,子宫内膜炎,腰腿痹痛,月信不调,带下,坐骨神经痛,阑尾炎,胃痛,下腹痛,睾丸炎,肾炎,白带多,腿痛,髋要津及周围软组织诸疾患等。
刺法:直刺1~1.5寸,局部有胀重感。结核病、溃疡病患者及妊妇禁用。
阳交穴海角社区 免费视频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阳维脉的交会穴,是阳维脉的郄穴。
定位:在小腿外侧,当外踝尖上7寸,腓骨后缘。
取法:腘横纹头与外踝尖连线上,中点向下1横指,腓骨后缘处就是。
作用:疏肝理气,安神定志,温胆宁神,通经活血
主治:胸胁、热情和下肢等疾患:如胸胁胀满,颈项强痛,慌乱怔忡,癫疾惊狂,痦弗成言,喉痹,髀枢痛,膝痛,足胫痿痹,霍乱转筋,下肢痿痹,癫狂,当代又用阳交穴诊治胸膜炎,咽喉炎,坐骨神经痛,神经病,膝踝肿痛,脚气,惊厥,胆囊炎,肋间神经痛,腓肠肌痉挛,腓浅神经痛楚或麻痹,癫痫等。
刺法:直刺1~1.5寸。
悬钟穴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八会穴之髓会。
定位:在小腿外侧,当外踝尖上3寸,腓骨前缘。
取法:外踝尖直上4横指处,腓骨前缘处就是。
作用:平肝熄风,舒肝益肾
主治:头项、胸胁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:如偏头痛,颈项强,鼻衄,瘰疬,腋肿,胁肋痛楚,动作要津酸痛,半身不摄,筋骨挛痛,脚气,跟骨痛,浑身疮癞,项强,胸胁胀痛,下肢痿痹,咽喉肿痛,痔疾,颈项强痛,便秘,当代又用悬钟穴诊治落枕,颈淋吞并结核,腋窝淋吞并肿大,肋间神经痛,坐骨神经痛,赤子跳舞病,血管性头痛,踝要津偏执周围软组织炎,胸腹胀满,颈项强急,落枕,腰腿痛楚,下肢瘫痪,中风后遗症,嵴髓炎,腰扭伤,头痛,扁桃体炎,鼻炎,鼻出血等。悬钟穴具有疏调肝胆气机、通经活络、祛风止痛、补髓壮骨之功效,是传统疗养中风病中经络所致半身不摄的要穴之一,亦可用于中风昏迷复苏后留传半身不摄后遗症的诊治。相似艾灸悬钟、足三里不错谛视中风。
刺法:直刺1.0~1.5寸,局部有酸胀感,或向足部放散。介怀:针刺时切记手法弗成过强,以免刺中腓神经分支导致下肢麻痹、行走贫困。
睛明穴
为足太阳膀胱经。为手太阳小肠经、足太阳膀胱经、足阳明胃经、阳蹻脉、阴蹻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东说念主体睛明穴位于面部,目内眦角稍上方凹下处。目内眦旁0.1寸。
取法:正坐轻闭双眼,双手手指交叉,八指指尖朝上,将大拇指置于鼻梁旁与内眼角的中点,则拇指指尖场所的位置就是。
作用:疏风清热,通络明目。
主治:眼目等疾患,如目赤肿痛,胬肉攀睛,泪出多眵,疳眼雀目,表里翳障,视物不解,青盲,反胃呃逆目赤肿痛,顶风致泪,雀目,夜盲,色盲,目视不解,目翳,眦痒等,当代又多用睛明穴诊治急性结膜炎,慢性结膜炎,视神经炎,泪囊炎,视神经萎缩,视网膜炎,角膜炎,电光性眼炎,早期轻度白内障,近视,远视,面神经麻痹,心动过速,急性腰痛等。
刺法:嘱患者闭目,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,左手冉冉进针,紧靠眶缘直刺0.5~1寸。不捻转,不提插(或只渺小地捻转和提插)。出针后按压针孔有顷,以防出血。不可深刺,以免挫伤眼部组织结构
大杼穴
属足太阳膀胱经。是督脉别络、足太阳膀胱经、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;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穴。
定位:在背部,当第一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取法:垂头屈颈,颈背交壤处椎骨高突向下推1个椎体,下缘旁开2横指处就是。
作用:祛风解表,疏调筋骨,宣肺降逆。
主治:咳嗽,发烧,头痛,肩背痛,颈项拘急,项强,鼻塞,咽喉肿痛,感冒头痛,咳嗽气急,喘气喉痹,颈项强,热病,胸胁气满,腰脊强痛,癫痫,厥逆,眩晕,虚劳,骨髓冷痛,疟疾,感冒,喘气,当代又多用大杼穴诊治支气管炎,肺炎,腰背肌痉挛,骨结核,肢体麻痹,支气管哮喘,颈椎病,膝要津骨质增生,咽炎等。
刺法:斜刺0.5~0.8寸,不宜深刺,幸免伤及肺脏
风门穴
属足太阳膀胱经。是督脉、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背部,当第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取法:垂头屈颈,颈背交壤处椎骨高突向下推2个椎体,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就是。
作用:宣肺解表,疏风清热。
主治:感冒咳嗽,发烧头痛,眼花,项强,胸背痛,鼻塞多涕,发烧,头痛,咳嗽,哮喘,胸背彻痛,痈疽发背,感冒感冒,颈项强痛,鼻流清涕,咳嗽气喘,胸背痛楚,吐逆,黄疸,水肿,角弓反张,发背,痈疽,当代又多用风门穴诊治流行性感冒,支气管炎,支气管哮喘,肺炎,百日咳,胸膜炎,荨麻疹,项背软组织劳损,破感冒,背部痈疽,肩背软组织疾患,遗尿等。风门穴常用灸法可谛视一切外感病证。
刺法:斜刺0.5~0.8寸。弗成上前或向内直刺或深刺,以免刺伤肺脏,引起气胸。
上髎穴
属足太阳膀胱经。
定位:在骶部,当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,适对第一骶后孔处。
取法:俯卧位,在第一骶后孔处取穴。
作用:退换下焦,通经活络。
主治:少腹腰腿等疾患:如腰膝冷痛,痉瘗反折,下肢痿痹,历节痛风,月信不调,赤白带下,阴中痒痛,不孕症,遗精,阳痿,淋证,尿闭,热病汗不出,呃逆,反胃,腰痛,带下,大小便不利,小便不利,阴挺,腰骶痛楚,当代又多用上髎穴治睾丸炎,卵巢炎,子宫内膜炎,盆腔炎,腰神经痛,坐骨神经痛,下肢瘫痪,子宫脱垂,腰骶要津炎,膝要津炎,赤子麻痹后遗症,外阴湿疹,痔疮,睾丸炎,便秘,尿潴留等。本穴还可用于催产,引产。
刺法:直刺0.8~1寸,局部酸胀。
下髎穴
属足太阳膀胱经。
定位:位于骶部,当中髎下内方,适对第4骶后孔处。
取法:俯卧,第1骶后孔中,约当白环俞与后背正中线之间。
作用:引导水液,健脾除湿
主治:二阴、少腹疾患:如腹痛,肠鸣,泄痢,尿血,尿闭,淋证,月信不调,痛经,阴中痒痛,带下,腰骶痛,少腹痛楚,肠鸣泄痢,大便下血,赤白带下,疝痛,阴痒,下肢瘫痪,坐骨神经痛,腰痛,小便不利,便秘,小腹痛,当代又多用下髎穴诊治睾丸炎,卵巢炎,盆腔炎,子宫内膜炎等。
刺法:直刺1~1.5寸。弗成过深,以防穿过骶后孔,刺伤膀胱及肠管。
会阳穴
属足太阳膀胱经。
定位:在骶部,尾骨端旁开0.5寸。
取法:俯卧,顺着脊柱向下摸到异常,旁开0.5寸处就是。
作用:清热利湿、理气升阳。
主治:肛肠等疾患:如泄泻,痢疾,便血,痔疮,淋病,阳痿,经期腰痛,赤白带下,阴部汗湿,遗精,带下,泄泻,痔疾,腹痛,阳萎,阴部湿痒,当代又多用会阳穴诊治肠炎,坐骨神经痛,前线腺炎,外阴湿疹,阴部瘙痒,阴部神经性皮炎,肠炎,肠出血等。
刺法:直刺1~1.5寸,局部酸胀,有麻电感向会阴部放散。
委阳穴
属足太阳膀胱经穴。为三焦的下合穴。
定位:在腘横纹外侧端,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。
取法:膝盖后头凹下中央的腘横纹外侧,股二头肌腱内侧就是。
作用:益气补阳、通利三焦、舒筋活络。
主治:二阴及腰腿部疾患:如小便淋沥,遗溺,癃闭,便秘,腋下肿,胸腹胀,腰背痛,腿足挛缩,瘈疭,癫疾,腹满,小便不利,腰脊强痛,下肢挛痛,水肿,腘筋挛急,小腹胀满,下肢痿痹,热病,当代又多用委阳穴诊治肾炎,膀胱炎,乳糜尿,腰部扭挫伤,腓肠肌痉挛,癫痫,发烧,腰背肌痉挛,肾炎,下腹部痉挛等。
刺法:直刺0.5~1寸,局部酸胀,可向大腿及小腿放散。
附分穴
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为手太阳小肠经、足太阳膀胱经之交会穴。
定位:在背部,当第2胸椎棘突下,旁开3寸。
取法:垂头屈颈,颈背交壤处椎骨高突向下推2个椎体,其下缘旁开4横指处就是。
作用:舒筋活络,疏风散邪。
主治:肩臂、上肢等疾患:如肩背拘急,颈项强痛,肘臂麻痹不仁,肘臂麻痹,肩背拘紧,当代又多用以诊治肩背神经痛,冈上肌腱炎,颈椎病,颈部肌肉痉挛,肋间神经痛,副神经麻痹,肺炎,感冒等。
刺法:斜刺0.5-0.8寸,局部酸胀; 不可深刺,以防气胸
跗阳穴
属足太阳膀胱经。
定位:在小腿后头,外踝后,昆仑穴直上3寸。
取法:平足外踝进取量4横指,按压有酸胀感处就是。
作用:退热散风、舒筋活络。
主治:头、腰、膝、踝等疾患:如头重如石,头痛眼花,腰骶髋股后外侧痛,膝胫酸重,霍乱转筋,寒湿脚气,外踝红肿,两足生疮,癫痫,下肢不遂,头痛,头重,腰腿痛,下肢痿痹,外踝肿痛,下肢瘫痪,脚气,当代又多用跗阳穴诊治坐骨神经痛,踝要津偏执周围软组织炎,急性腰扭伤,腓肠肌痉挛,面神经麻痹,三叉神经痛等。
刺法:直刺0.8~1.2寸,局部酸胀,针感可向足底放散。
仆参穴
属足太阳膀胱经,足太阳、阳蹻之会。
定位:在足外侧部,外踝后下方,昆仑穴直下,跟骨外侧,赤白肉际处。
取法:庸碌正坐垂足着地,在外踝后下方,昆仑穴直下,当跟骨凹下处赤白肉际取穴。
作用:雄厚腰膝、舒筋活络。
主治:腰、腿、踝等疾患:如腰痛不举,眉棱骨痛,鼻衄,耳聋耳鸣,口眼斜,心悸,腰背痛,腋下肿,肢节痛,外踝足跟肿痛,手足麻痹,癫狂,痫症,中风不省东说念主事,中风不语,口噤不开,半身不摄,足背生疮,妇东说念主血气痛,足跟痛,脚气,腰痛,癫痫,踝要津炎,下肢痿痹,下肢痿弱,霍乱转筋,膝肿,当代又多用仆参穴诊治脑脊髓膜炎,耳源性眩晕,精神永别症,踝要津偏执周围软组织炎,膝要津炎,下肢瘫痪,尿说念炎,鼻出血等。
刺法:直刺0.3~0.5寸,局部酸胀。
申脉穴
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为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于阳蹻脉。
定位:在足外侧部,外踝直下方凹下中。
取法:正坐垂足着地,外踝垂直向下可波及一凹下,按压有酸胀感处就是。
作用:清热安神。
主治:头、腰腿、热情等疾患:如偏正头痛,目赤肿痛,眩晕,膝部红肿,跟骨痛,足痿不收,霍乱转筋,癫痫,晕厥,头痛,癫,狂,痫,腰腿痛,足踝要津痛,目赤,眼睑下垂,癫狂痫,失眠,嗜卧,痫证,癫狂,腰痛,项强,当代又多用申脉穴诊治腓肠肌痉挛,神经病,踝要津偏执周围软组织炎,内耳性眩晕,精神永别症,脑血管病后遗症,腰肌劳损,下肢瘫痪,要津炎,踝要津扭伤等。
刺法:直刺0.3~0.5寸。
金门穴
属足太阳膀胱经。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郄穴,阳维脉所别属。
定位:在足外侧,当外踝前缘直下,骰骨下缘处。
取法:正坐垂足着地,脚趾上翘可见一骨头高出,外侧凹下处就是。
作用:引导水湿、补阳益气。
主治:头项,腰尻,下肢等疾患:如腰膝酸痛,下肢不遂,历节痛风,外踝红肿,头风,牙痛,耳聋,项强,肩背痛,尸厥,癫痫,惊风,暴疝,疟疾,霍乱转筋,赤子惊风,腰痛,下肢痹痛,头痛,下肢痿痹,外踝肿痛,眩晕,腰膝痛,外踝痛,当代又多用金门穴诊治赤子抽搐,耳鸣耳聋,踝要津偏执周围软组织炎,膝要津炎,踝扭伤,足底痛,疝气等
刺法:直刺0.3~0.5寸。
会阴穴
属任脉,是任脉之别络;冲脉、督脉、任脉之交会穴。
定位:在会阴部,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,女性当大阴唇后纠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。
取法:平卧对抗,在会阴部,取两阴连线的中点就是。
作用:醒神镇惊、通调二阴
主治:二阴疾患:如癫狂,惊痫,遗精,阳痿,月信不调,小便难,遗尿,阴痒,阴挺,阴部汗湿,阴门肿痛,大便秘结,小便不利,阴痛,痔疾,昏迷,脱肛,带下,便秘,疝气,当代又用会阴穴诊治溺水窒息,前线腺炎,子宫脱垂,阴说念炎,阴部湿疹,尿说念炎,痔疮,闭经,产后昏迷不醒,睾丸炎,阴囊炎等。
刺法:直刺0.5~1寸,局部胀痛,可扩散至前、后阴。妊妇慎用。
曲骨穴
属任脉,是足厥阴肝经、任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不才腹部,现时正中线上,耻骨纠合上缘的中点处。
取法:不才腹部,正中线上,从下腹部向下摸到一横着走行的骨性标记上缘就是。
作用:通利小便、调经止痛
主治:小腹、泌尿及生殖系统等疾患:如小腹胀满痛楚,疝气,小便淋沥,遗精,阳痿,早泄,月信不调,痛经,小腹痛楚,带下,遗尿,尿闭,赤白带下,不孕,小便不利,癃闭,阴痒,少腹胀满,水肿,癫疾,五脏苍老,虚乏冷极,当代又用曲骨穴诊治膀胱炎,尿失禁,尿潴留,睾丸炎,前线腺炎,阴囊湿疹,子宫内膜炎,宫颈胡闹,产后宫缩不全,子宫脱垂,膀胱炎,产后子宫收缩不全等。
刺法:直刺0.5~1寸,局部有酸胀感,可向下扩散,至外阴部。应介怀针刺深度及标的,应在排尿后进行针刺。妊妇慎用。
中极穴
属任脉,是膀胱的募穴,足太阴脾经、足少阴肾经、足厥阴肝经、任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不才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4寸。
取法:不才腹部,正中线上,耻骨纠合上缘1横指处就是。
作用:益肾兴阳、通经止带
主治:小腹、泌尿及生殖系统等疾患:如小腹热痛,疝气,遗尿,尿频,尿闭,水肿,遗精,阳痿,早泄,月信不调,崩漏,阴痒,胞衣不下,小便不利,带下,阴挺,不孕,癃闭,痛经,闭经,阴肿,产后恶露不尽,无子,白浊,心烦痛,小腹痛,胎衣不下,外阴瘙痒,尿潴留,尿失禁,治癃闭,疝气偏坠,累积痛楚,寒气时上冲心,尸厥缺乏,膀胱炎,肾炎,尿路感染,盆腔炎,附件炎,子宫内膜炎,子宫脱垂,产后宫缩痛,产后子宫神经痛等。
刺法:直刺0.5~1寸,局部有酸胀感,可放散至外生殖器和外阴部。应在排尿后针刺,以防挫伤膀胱。妊妇慎用。
关元穴
属任脉,是小肠的募穴;足太阴脾经、足少阴肾经、足厥阴肝经、任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不才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3寸。
取法:不才腹部,正中线上,肚脐中央向下4横指处就是。
作用:培补元气、导赤通淋
主治:泌尿、生殖及肠胃疾患:如脐腹绞痛,癓瘕臌胀,小腹胀满,少腹痛楚,小便赤涩,遗尿,癃闭,水肿,遗精,阳痿,早泄,月信不调,崩漏,赤白带下,阴挺,阴痒,胞衣不下,产后恶露不尽,腹痛泄泻,痢疾脱肛,小便频数,尿闭,泄泻,腹痛,疝气,带下,不孕,中风脱证,虚劳羸瘦,痢疾,早晨泻,便血,肠风,脱肛,五淋,尿频,小便不利,小便涩痛,痛经,闭经,白浊,虚劳冷惫,发背,疔疮,瘰疬,眩晕,头痛,黄疸,消渴,心悸,肾虚气喘,淋浊,尿血,经闭,霍乱吐泻,黄白带下,中风脱症,下消,当代又用关元穴诊治休克,细菌性痢疾,胃肠炎,尿路感染,肾炎,盆腔炎,睾丸炎,神经恶臭,高血压,功能性子宫出血,子宫脱垂,晕厥,休克,尿说念炎,肠炎,肠粘连,赤子单纯性消化不良等。
刺法:直刺0.5~1寸,局部有酸胀感,可发射至外生殖器瓦解阴部。应在排尿后针刺,以防挫伤膀胱。妊妇慎用。
阴交穴
属任脉,是任脉、冲脉、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。
定位:不才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1寸。
取法:不才腹部,正中线上,肚脐中央向下1横指处就是。
作用:调经固带、利水消肿
主治:腹部、肝肾等疾患:如腹满水肿,绕脐冷痛,疝气,肠麻痹,泄泻,阴痒,妇东说念主血崩,月事赓续,带下,产后恶露不啻,不孕,赤子囟陷,腰膝拘挛,腹痛,水肿,月信不调,肠鸣,血崩,小便不利,少腹胀满,奔豚,鼻衄,产后血晕,下引阴中,不得小便,阴汗湿痒,当代又用阴交穴诊治菌痢,功能性子宫出血,子宫内膜炎,子宫脱垂,神经病,脐周痛楚,痛经,肠梗阻,肠炎,睾丸神经痛等。
刺法:直刺0.5~1寸,局部有酸胀感,可扩散至脐部。妊妇慎用。
下脘穴
属任脉,是足太阴脾经、任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上2寸。
取法:在上腹部,正中线上,肚脐中央进取3横指处就是。
作用:健脾和胃,消积化滞
主治:脾胃疾患:如胃痛,胃推广,胃痉挛,胃下垂,消化不良,急慢性胃炎,肠炎,痢疾,腹中痞块,腹痛,腹胀,泄泻,吐逆,食谷不化,痞块,胃脘痛楚,呃逆,不欲食,赤子疳疾,虚肿,小便黄赤,反胃,肠鸣,急性胃炎,慢性胃炎,腹将强胀,痞块连脐上,呕逆,日渐瘦弱,胃溃疡等。
刺法:直刺0.5~1寸,局部酸胀。妊妇慎用。
中脘穴
属任脉,是胃的募穴,八会穴之腑会,手太阳小肠经、手少阳三焦经、足阳明胃经、任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上4寸。
取法:在上腹部,肚脐与胸剑纠合连线的中点处就是。
作用:和胃健脾、降逆利水
主治:脾胃疾患等:如腹痛,腹胀,胃脘痛,急慢性胃炎,胃推广,胃痉挛,胃下垂,消化性溃疡,急性肠梗阻,消化不良,肠鸣,泄泻,痢疾,便秘,失眠,神经病,高血压,黄疸,疳积,虚劳吐血,胃痛,吐逆,吞酸,呃逆,癫狂,纳呆,反胃,食不化,霍乱,吐血,便血,肠痈,脏躁,慌乱,怔忡,癫痫,产后血晕,阴挺,哮喘,痰多,中风,尸厥,急惊风,诚肉痛,饱读胀,虚劳,痿证,荨麻疹,奔豚,头痛,中暑,疳疾,水肿,胁下坚痛,喘气不啻,胃炎,胃溃疡,子宫脱垂,食品中毒等。
刺法:一般直刺0.5~1.0寸。妊妇慎用。不宜过深,瘦弱患者尤宜严慎。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把握侧及上方透刺。
上脘穴
属任脉,是足阳明胃经、手太阳小肠经、任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上5寸。
取法:在上腹部,中脘(在上腹部,肚脐与胸剑纠合连线的中点处就是中脘穴)上1横指处就是。
作用:和胃降逆、化痰宁神
主治:脾胃及热情疾患:如胃痛,胃脘痛,腹胀,反胃,吐逆,呃逆,急性胃炎,慢性胃炎,胃推广,胃痉挛,消化性溃疡,胃神经官能症,肠鸣泄泻,癫,狂,痫症,黄疸,吞酸,食不化,纳呆,腹痛,虚劳吐血,肠鸣,泄泻,痢疾,咳嗽,痰多,慌乱,失眠,胸痛,心中烦热,黄疸,奔豚,头晕,眼花,卒肉痛,中风,胃下垂,食管痉挛,咳嗽痰多,累积,虚痨吐血,隔肌痉挛,肠炎等。
刺法:直刺0.5~1寸,局部有酸胀感,可扩散至上腹部。弗成用提插法或粗针,以免酿成胃肠穿孔或化脓性腹膜炎。妊妇慎用。针后慎勿饱食。
天突穴
属任脉,是阴维脉、任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颈部,现时正中线上,胸骨上窝中央。
取法:平卧,由喉结直下可摸到一凹窝,中央处就是。
作用:宣通肺气、消痰止咳
主治:胸肺及颈部疾患:如咳嗽,哮喘,胸中气逆,肺痈,咳吐脓血,喉痹,咽干,失音,暴瘖,吐逆,呃逆,喉鸣,梅核气,瘿瘤,气喘,胸痛,咽喉肿痛,暴喑,瘿气,噎膈,咳唾脓血,喉中痰鸣,肉痛,舌下急,衄血,咯血,当代又用天突穴诊治膈肌痉挛,神经性吐逆等。
刺法:先直刺0.2~0.3寸,当针尖栽植胸骨柄内缘后,即向下沿胸骨柄后缘、气管前缘冉冉向下刺入0.5~1寸,局部酸胀,咽喉发紧似有箝制感,起针后即消释,不留针。施术时不宜留针及施用强刺激手法,以免伤及脏器;对肺气肿患者尤需严慎。
廉泉穴
属任脉,是阴维脉、任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颈部,现时正中线上,结喉上方,舌骨上缘凹下处。
取法:仰坐,从下巴沿颈前正中线向下推,喉结上方可波及舌骨体,上缘中点处就是。
作用:利喉舒舌、消肿止痛
主治:短长、咽喉疾患等:如舌下肿痛,舌根缩急,舌强不语,舌肌麻痹,口腔炎,暴瘖,喉痹,咽炎,咽食贫困,咳逆喘气,胸满胸痛,消渴,舌纵流涎,吞咽贫困,口燥舌干,短永生疮,咽喉肿痛,梅核气,中风失语,咳嗽,气喘,食不化,瘿气,舌下肿,哑,舌炎,当代又用廉泉穴诊治支气管炎,扁桃体炎,急性咽炎,慢性咽炎,声带麻痹,舌根部肌肉萎缩等。
刺法:向舌根斜刺0.5~0.8寸,或将针退至皮下,再向左向右两侧针刺,局部酸胀,舌根及咽喉部发紧。弗成久留针,防因吞咽动作而折针。
承浆穴
属任脉,是足阳明胃经、任脉的交会穴。是手阳明大肠经、足阳明胃经、督脉,任脉之会。
av迅雷定位:在面部,当颏唇沟的正中凹下处。
取法:正坐仰靠,颏唇沟正中按压有凹下处就是。
作用:生津敛液、舒筋活络
主治:面部口唇疾患等:如中风口,流涎,舌强,面肿,三叉神经痛,口腔溃疡,齿龈肿痛,暴瘖,消渴,神经病,遗尿,暴喑,口眼斜,口噤不开,唇紧,齿痛,齿衄,短永生疮,癫痫,半身不摄,脐下冷痛,疝瘕痃癖,小便不禁,赤子遗尿,龈肿,面瘫等。
刺法:斜刺0.3~0.5寸,局部有酸胀感,可扩散至口唇。
陶说念穴
属督脉,是督脉、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背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1胸椎棘下凹下中。
取法:垂头,颈背交壤椎骨高突处垂直向下推1个椎体,其下缘凹下处就是
作用:解表清热、截虐宁神
主治:外感及心神等疾患:如头项强痛,恶寒发烧,胸痛,神经恶臭,癔病,骨蒸潮热,冷汗,肺结核,嵴强汗不出,疟疾,头痛,热病,嵴强,咳嗽,气喘,癫狂,痫证,瘛疭,嵴项强痛,角弓反张,嵴背酸痛,眼花,虚劳,精神永别症,嵴项强急,颈肩部肌肉痉挛,感冒,颈椎病等。
刺法:斜刺0.5~1寸,针刺时有酸胀感,向下或向两肩、两上肢扩散,以致向全身发散。有麻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或住手深刺。
大椎穴
属督脉,是手太阳小肠经、手阳明大肠经、手少阳三焦经、足太阳膀胱经、足阳明胃经、足少阳胆经、督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后正中线上,第7颈椎椎棘下凹下中。
取法:垂头,颈背交壤椎骨高突处椎体,其下缘凹下处就是。
作用:清热解表、截虐止痫
主治:外感,虚劳及心神疾患等:如感冒,恶寒发烧,头项强痛,疟疾,咳嗽,喘逆,胸背痛楚,支气管炎,哮喘,肺结核,骨蒸潮热,冷汗,五劳七伤,神经恶臭,癫狂,痫症,中暑,吐逆,霍乱,黄疸,风疹,腰嵴强,角弓反张,血液病,热病,气喘,肩背痛,腰嵴强痛,发烧,肩颈痛楚,肺胀胁满,赤子惊风,颈肩部肌肉痉挛,落枕,赤子麻痹后遗症,赤子跳舞病等。大椎穴有强身防病作用。
刺法:斜刺0.5~1寸,进针宜缓,勿刺太深,忌大幅度提插,其酸胀或麻电感可向嵴柱下方或上方颈部传导。
哑门穴
属督脉,是阳维脉、督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项部,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.5寸,第一颈椎下。
取法:沿嵴柱进取,入后发际上半横指处就是。
作用:散风熄风、开窍醒神
主治:短长、头项、热情疾患等:如音哑,重舌,谈话涩滞,舌缓不语,暴喑,舌强不语,失语,聋哑,咽喉肿痛,头风头痛,颈项强急,项后痛,嵴强反折,中风,脑性瘫痪,大脑发育不全,癫狂痫,头痛,项强,瘛疭,癔症,精神永别症,嵴强反折,暴瘖,舌骨肌麻痹,脑膜炎,嵴髓炎等。
刺法:伏案正坐位,使头微前倾,项肌松弛,向下颌标的冉冉刺入0.5~1寸,不可进取斜刺或深刺,以免误伤延髓。
风府穴
属督脉,是阳维脉、督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项部,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,枕外隆凸直下,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下中。
取法:沿嵴柱进取,入后发际上1横指处就是。
作用:散风熄风、通关开窍
主治:诊治外感,热情以及头项、口鼻等部位病症:如流行性感冒,神经性头痛,颈项强痛,眼花,鼻塞,鼻衄,咽喉肿痛,暴瘖,中风舌急难言,精神永别症,脑萎缩,延髓麻痹,高血压,头痛,项强,眩晕,失音,癫狂,中风,痫证,癔症,中风不语,舌缓不收,目痛,聋哑,背痛,吐逆,黄疸,下肢诸疾,半身不摄,颈项强急,颈项部神经、肌肉痛楚等。
刺法:伏案正坐位,使头微前倾,项肌松弛,向下颌标的冉冉刺入0.5~1寸。针尖不可进取,以免刺入枕骨大孔,误伤延髓。禁深刺。
脑户穴
属督脉,是督脉、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头部,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.5寸,风贵府1.5寸,枕外隆凸的上缘凹下处。
取法:正坐或俯卧,在后正中线上,枕外粗隆上缘的凹下处就是。
作用:醒神开窍、平肝熄风
主治:头面、眼目等部位及热情疾患:如风眩头痛,头重项强,面赤,音哑,三叉神经痛,面神经麻痹,痉挛,视物不清,目黄,瘿瘤,头痛,头晕,项强,失音,头重风眩,面痛,面肿,目赤目痛,弗成远视,喑弗成言,舌本出血,癫狂,痫证,瘛疭,颈项强痛,失眠,枕神经痛,头重,面赤目黄,眩晕,视神经炎等。
刺法:平刺0.5~0.8寸,局部酸胀。炙法:《铜东说念主腧穴针灸图经》:禁灸,灸之令东说念主哑。
百会穴
属督脉,是督脉、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。一说百会为手少阳三焦经、手阳明大肠经、手太阳小肠经、足少阳胆经、足阳明胃经、足太阳膀胱经、督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头部,现时发际正中直上5寸,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。
取法:正坐,两耳尖与头正中线相交处,按压有凹下处就是。
作用:熄风醒脑、升阳固脱
主治:头面五官、热情及气虚下陷等疾患:如头风,头痛眼花,耳聋,耳鸣,目弗成视,鼻塞,鼻衄,口噤不开,角弓反张,赤子惊痫,脱肛,泄泻,痔疾,头痛,头胀,眩晕,眩晕,癫狂,痫证,癔症,瘛疭,阴挺,痔疮,中风失语,忘记,不寐,颠顶痛,面赤,垂涎,中风不语,心烦,失眠,慌乱,久泻,痢疾,赤子夜啼,赤子急慢惊风,恶风寒,疝气,喘气,虚损,当代又用百会穴诊治中风昏迷,精神永别症,神经恶臭,胃下垂,子宫脱垂,高血压,低血压,神经性头痛,好意思尼尔详尽症,老年性固执,内脏下垂,脑供血不及,休克,中风后偏瘫等。
刺法:平刺0.5~0.8寸,局部酸胀,可扩散至头顶部。对5岁以下赤子和顶骨愈合不好的赤子不应针刺本穴,关于脑积水的患儿更应介怀。
神庭穴
属督脉,是足太阳膀胱经、足阳明胃经、督脉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头部,现时发际正中直上0.5寸。
取法:正坐,从前发际正中直上1横指,拇指指甲中点处就是。
作用:宁神醒脑、降逆平喘
主治:头面五官及热情等疾患:如头痛,耳源性眩晕,目赤肿痛,急性结膜炎,泪囊炎,鼻渊,鼻衄,慌乱,失眠,癫痫,精神永别症,高血压,疟疾,眩晕,耳聋,顶风致泪,目翳,癫狂,痫证,中风,喘渴,烦满,角弓反张,相知胀满,眼花头昏,鼻鼽,呜咽,雀目,吐舌,结膜炎,鼻炎,神经官能症,顾忌力减退,精神永别症等。
刺法:平刺0.3~0.5寸,局部酸胀。
水沟穴(东说念主中)
属督脉,是督脉、手阳明大肠经、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面部,当东说念主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。
取法:平卧,面部东说念主中沟上1/3处就是。
作用:醒神开窍、清热熄风
主治:头面、热情及腰嵴疾患等:如口眼部诸肌痉挛,面肿唇动,僻,齿痛,鼻塞,鼻衄,休克,癫痫,神经病,癔病,颈项强痛,急性腰扭伤,中风昏迷,口噤不开,口眼斜,水气浮肿,赤子惊风,相知绞痛,晕厥,窒息,精神永别症,低血压,眩晕,抽搐,急慢惊风,唇肿,牙关阻滞,目赤肿痛,腹胀,胃痛,消渴,黄疸,闪挫腰痛,嵴膂强痛,遍身水肿,气冲心怀,中暑,腰嵴强痛,鼻鼽,虚脱,面神经麻痹,口眼肌肉痉挛,晕车,晕船等,并可用于急救。
刺法:进取斜刺0.3~0.5寸,局部以痛感为主,捻转时可有酸胀感。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。
龈交穴
属督脉,是督脉、阳明的交会穴。
定位:在上唇内,唇系带与上齿龈的赓续处。
取法:唇内的正中线上,上唇系带与上牙龈赓续处就是。
作用:清热泻火、开窍明目
主治:头面五官疾患等:如额颊中痛,面赤颊肿,面部疮癣,面神经麻痹,目赤肿痛,陌生白翳,鼻中息肉,鼻渊,鼻窒,口歪,口噤,牙疳,项强,牙龈肿痛,牙关不开,口噤,齿衄,鼻衄,鼻塞,目翳,目赤痛楚,脸颊赤肿,痔疾,癫狂,痫证,腰痛,黄疸,心烦,肉痛,齿龈肿痛,口,口臭,齿痛,短长胡闹,鼻瘜肉,鼻痔,目泪,多眵赤痛,颊肿,面部疱癣,腰扭伤,颈项强,头额痛,心烦痛,齿龈炎,角膜白斑,赤子面部湿疹,癔病,心绞痛等。
刺法:进取斜刺0.2~0.3寸海角社区 免费视频,或点刺出血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做事,扫数实践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实践,请点击举报。